高董领航赋能 共启发展新篇
“协诚学院开班第一课”专题学习
2025年7月17日,协诚学院开班第一课顺利举行。此次课程特请山西协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创始人、公司荣誉董事长高保庆主讲,新老员工齐聚一堂,共话行业发展、公司历程与成长方向。高董以深厚的行业积淀与对公司的赤诚情怀,从行业洞察、企业实践到个人成长,展开了一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分享。
一、开班致辞:以初心致匠心,以第一课启新程
协诚学院常务副院长王积瑞在开班致辞中表示,选择高董担任第一课的主讲人,源于其对行业本质的深刻理解、对公司发展的全面把控,以及对全体员工的深切期望。“无论是新员工了解行业与公司,还是老员工重温初心,这堂课都意义非凡。”副院长强调,他希望全体员工以专注态度汲取经验,将所学转化为工作动力。
随后,高董以“交流发言”的谦逊姿态开启分享。他笑称自己“学火箭发射药出身,讲课不如员工代表流畅”,却以真诚质朴的语言,将33年行业经历与26年的企业管理心得娓娓道来。“今天既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精神的传承。”高董坦言,协诚学院的成立让他备受鼓舞——“从筹备到揭牌,协诚人用‘干到极致’的精神证明:只要想干,就没有干不成的事。”
二、行业洞察:从发展历程到破局之道
“男怕入错行,女怕嫁错郎”,高董以这句俗语开篇,点明了解行业的重要性。协诚公司自组建以来的宗旨,就是要办学习型企业,这个学习型企业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,培养复合型的技术人才队伍,打造一支懂技术、精管理、负责任、受尊重的协诚团队。他从行业性质、发展历程、现状挑战及未来方向四个维度,为员工勾勒出建设管理咨询服务行业的全景图。
(一)行业性质:建设市场的核心参与者
协诚主营的建设管理咨询服务,是建设市场五大主体之一,与施工、设计等单位共同构成行业生态。目前,公司以工程监理为核心,同步拓展招标代理、造价咨询、工程咨询等业务,“我们要打造‘全过程、全方位’的服务能力,这是行业趋势,也是生存所需。”
(二)发展历程:从“无所不能”到专业化深耕
高董回顾,我国监理行业始于1988年建设管理体制改革。初期监理权限广泛,涵盖招标、造价、工程咨询等全流程;但随着1990年代后相关政策出台,招标代理、造价咨询等职能逐步分离,监理聚焦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。
他特别提到,在行业职能分割过程中,协诚始终紧跟政策:2001年组建招标代理公司,2006年成立造价咨询公司,“虽有过股权转让等调整,但每一步都为今天的‘全过程咨询’能力积累了经验。”
(三)现状挑战:在困境中寻找突围路径
当前监理行业面临三大挑战:一是人均产值偏低,全国平均不足24万元,山西仅13-14万元,远低于招标代理(70-80万元)、造价咨询(35-40万元);二是市场竞争无序,部分企业“低价抢单”、“盖章收费”,扰乱行业生态;三是职能定位受限,承担部分政府监管职责却缺乏对应权益。
“但协诚要‘破局’。”高董强调,通过拓展高附加值业务(如工程咨询、项目管理)、布局非房地产领域(如水利、交通、新能源)实现突围。”我们具有国内唯一的监理业绩——销爆监理(火化工生产线改造拆除监理),这就是差异化发展的答案。”
(四)未来方向: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
高董指出,行业未来有三大机遇:一是新基建提速,数据中心、计算中心等新型项目需求增长,“新材料、新工艺应用倒逼我们提升能力”;二是全过程咨询政策推进,国家鼓励“一体化服务”,协诚的综合资质与多业务布局正契合这一趋势;三是民生工程扩容,新农村建设、水利交通等领域将释放大量需求。“行业不会消失,但会淘汰跟不上时代的人。”
三、走进协诚:26年积淀的“协作与开拓”
“了解公司,才能融入公司;认同文化,才能共筑未来。”高董以“走进协诚”为主题,从历史沿革、企业特质、发展成果三方面,展现了这家26年企业的精神内核。
(一)历史沿革:从“小平房”到“综合服务商”
协诚项目管理公司1998年取得资质,1999年3月1日正式开业。初创期,员工在不足100平方米的小平房办公,骑着自行车跑项目,”七八个月没业务,所有人月薪800元,却没人掉队。”
26年来,公司经历三次关键跨越:2009年成为山西首家监理综合资质企业;2014年通过三体系认证,走在行业前列;近年来拓展销爆监理、军民融合项目等特色领域,“从单一监理到综合服务,我们每一步都踩在行业鼓点上。”
(二)企业特质:混合所有制的“活力密码”
党建引领是协诚公司管理的一大特色。公司2011年成立党委,是国防系统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首家党委单位。“党建不是形式,是让员工有归属感,让权力受约束。”这也是协诚能留住人才的重要原因。
协诚是混合所有制企业:中国兵器工业建设协会持股5.5%,自然人股东(技术业务骨干)持股94.5%。“股东会、董事会、经理层权责清晰,这种治理结构被国家协会评价为‘超前且有效’。”
(三)发展成果:资质、布局与文化的三重优势
在资质方面,协诚拥有监理综合资质,以及房建、机电、冶炼等多项甲级资质,“09年拿综合资质时,全国不足60家,在山西我们是首家取得的企业。”
在业务布局上,公司从山西走向全国,设立西北、海南等事业部,布局水利、交通等新领域,“海南分公司虽短期投入超预期,但从战略看,自贸港的机遇值得坚守。”
在文化传承上,“协作诚信、开拓进取”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。老员工记得“复印纸正反面使用”的勤俭,新员工感受“集体购房解决住房”的温暖,“我们的社保、公积金从不拖欠,疫情期间也按时发工资——这就是‘为员工办公司’的承诺。”
四、对新员工的希望:成长与责任并重
“你们是协诚的未来。”高董结合自身经历,对新员工提出六点希望,语重心长。
一要拿下职业资格,筑牢专业根基
“行业特点决定了‘证’是硬通货。”高董强调,国家取消了招标代理、造价咨询等资质审批,却保留监理资质,“个人执业资格越来越重要”。公司对注册监理工程师、造价工程师等有专项补贴,“这不仅是待遇,更是发展的敲门砖。”
二要坚守职业操守,守住立身之本
“搞建设管理,品德比能力更重要。”高董告诫,施工单位、供应商的“诱惑”不少,一旦失守,“不仅丢工作,更丢人格”。他以省监理协会会议上的案例警示:“拿了不该拿的,别人就会把你当‘摇尾乞怜的狗’,永远抬不起头。”
三要抓住前两年,快速适应角色
“毕业头两年是‘黄金成长期’。”高董以常务副院长王积瑞为例:”他刚入职时勤快主动,师傅愿意带,三年就独当一面。”他鼓励新员工多提问、多跑腿,”老员工不会看不起‘不懂就问’,但会反感‘敷衍偷懒’。”
四要提升综合素质,突破能力边界
“工科生别只懂技术。”高董提醒,写作、沟通、礼仪都很重要,“给甲方的报告写不通顺,开会发言说不清楚,怎么让人信任?”他建议多读书、多观察,”坐有坐相、站有站相,吃饭有规矩——细节决定别人对你的评价。”
五要强化责任感,从家庭到社会
“不懂孝敬父母的人,不可能对公司负责。”高董坚持“责任感递进”理念:先对家庭负责,再对项目负责,最终对社会负责。”协诚承担着山西监理行业的形象,你们的工作不仅是谋生,更是为行业争光。”
六要融入团队,共乘“协诚航船”
“协诚是艘船,有人划桨,有人掌舵,但不能有人凿船。”高董说,公司有“铁律”:”上船自由、下船自由,但凿船者必被‘扔海里’。”他希望新老员工“像水手一样协作”,让航船“乘风破浪”。
五、结语:以学院为起点,共赴新征程
课程最后,学院常务副院长总结:“高董的分享,既有行业大势的研判,又有企业实践的复盘,更有对新人的期许。”他号召全体员工以协诚学院为学习平台,“老员工传帮带,新员工勤钻研,让‘学习型企业’的基因延续。”
课后,新老员工合影留念。不少新员工表示:”原本对行业和公司只有模糊认知,现在心里有了方向。”老员工也感慨:”重温创业史,更懂今天的不易。”
从行业的“破局之路”到企业的“成长密码”,再到个人的“进阶指南”,协诚学院第一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精神的接力。正如高董所说:“协诚的未来,在你们手上。只要一起干,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。”